鱼链球菌病

鱼链球菌病

鱼类链球菌病(Fish streptococcosis)病原为海豚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副乳房链球菌、格氏乳球菌等,革兰氏染色阳性,双链或链锁状的球菌。鱼类链球菌病的急性型病例以神经症状为主,病鱼以C形或逗号样弯曲做旋转运动;慢性病例以眼球突出、浑浊为特征。2020年农业部公告256号将其列为动物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 [1]纲芽孢杆菌纲目乳杆菌目科链球菌科中文学名鱼链球菌病

目录

  1. 病原
  2. 症状和病理变化
  3. 流行情况
  1. 症状与病理
  2. 诊断
  3. 防治
  4. 治疗

病原

编辑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菌体卵圆行,有荚膜,β溶血阳性,大小0.7μm×1.4μm,革兰氏阳性,二链或链锁状的球菌,无运动力。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0-45℃,最适温度为20-37℃。发育的盐度范围为0-70,最适盐度为0.发育的pH为3.5-10,最适pH为7.6。

症状和病理变化

编辑病鱼体色发黑,吻端发红,体表黏液增多,失去食欲,静止于水底,或离群独自漫游于水面,有时做旋转游泳后再沉于水底。最明显的症状是病鱼眼球突出,其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发红、充血或强烈出血。在夏季高温时期这些症状发展迅速。在水温比较低时,除出现以上主要症状外,各鳍均发红、充血或溃烂,体表局部特别是尾柄往往溃烂或带有脓血的疥疮。解剖病鱼,幽门垂、肝脏、脾脏、肾脏或肠管均有点状出血。肝脏因出血和脂肪变行而褪色甚至组织破损;肾脏肾小球及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以及小管间质组织侵染细菌并大量繁殖引起肾脏肿大、坏死;中肠道上皮的固有层破损,引起肠炎,肠绒毛的基部的革兰氏染色时可看到聚集的菌落。病原菌如侵染脑,可隐私脑组织血细胞浸润,出血 [2] 。

流行情况

编辑海豚链球菌具有感染宿主广、传染性强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无乳链球菌被认为是唯一拥有B群特异性抗原的链球菌,也是近年来我国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主要致病菌,对罗非鱼养殖危害很大。链球菌不仅能影响海水养殖鱼类,同时影响半咸水及淡水养殖鳗鲡、香鱼、虹鳟斑点叉尾鮰和罗非鱼等。链球菌主要侵害鰤,从稚鱼到2-3龄鱼均可受感染。全年都可生病,但7-9月的高温期容易流行,水温降到20℃以下则较少。此病在日本全国流行,危害较大。链球菌不仅发现于海水养殖的杜氏鰤(Seriola dumerili)、日本竹荚鱼(Trachurus japonica)、缟鯵(Caranx delicatissimus)、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牙鲆(Paralichthys rubripes)、真鲷(Chrysophrys major)、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也发现于半咸水及淡水养殖鳗鲡(Anguilla japonica)、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虹鳟(Salmo mykiss)、银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isutch)及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链球菌有时于其他病原性细菌特别是鳗弧菌、爱德华氏菌行形成混合感染,造成严重危害。链球菌为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平常生存于养殖水体及底泥中。在富营养化或养殖自身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域中,此菌能长期生存,当养殖鱼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养殖密度大、换水率低、饵料鲜度差及投饵量大密切相关 [2] 。

症状与病理

编辑感染鱼多呈急性嗜神经组织病症,病鱼体色发黑,吻端发红,体表黏液增多,失去食欲,静止于水底,或离群独自漫游于水面,有时做旋转游泳后再下沉于水底。最明显的症状是,部分病鱼眼球突出,其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发红、充血或强烈出血,在下降高温失去这些症状发展迅速。在低温时,各鳍均发红、充血或溃烂,体表局部、特别是尾柄往往溃烂或带有脓血的疖疮。解剖病鱼,幽门垂、肝脏、脾脏、肾脏或肠管均有点状出血。

诊断

编辑一般从眼球突出和鳃盖内侧出血等典型的外观症状和内部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就可初诊。进一步诊断需从病灶组织分离细菌,进行细菌学鉴定。另可制备链球菌标准菌株抗血清,进行免疫学诊断。

防治

编辑(1)放养密度适宜,降低鱼养殖密度,可减少应激,降低养殖与的发病和死亡,网箱养殖每立方米水体控制在10kg左右,池塘养殖每立方米水体7kg以下为宜。(2)饵料鱼必须新鲜,最好不要长期投喂同一种饵料。(3)长期投喂一种鲜活饵料(如沙丁鱼)应添加0.3%的复合维生素,并勿过量投饲。(4)加强养殖环境管理,改进水体交换,增加水体的溶氧量。(5)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用生石灰彻底消毒。(6)高温季节,采取在鱼池建遮阳棚、夜间搅动水体等措施降低水温,有助于控制链球菌病。(7)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增强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有效抵抗链球菌感染的目的 [3] 。

治疗

编辑因链球菌会感染脑部,常规抗菌药物难以突破血脑屏障,且感染后期鱼几乎不吃料,效果一般不理想。因此,链球菌病发生早期用药才有效。在选择药物之前,分离致病菌并且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会大幅度提高药物的疗效。可使用四环素类盐酸多西环素粉、恩诺沙星粉和诺氟沙星粉等针对革兰阳性菌有抑制性作用的药物,其用法用量按产品说明书。罗非鱼患链球菌病时使用规格为50%氟苯尼考预混剂,每日拌饵投喂,每次每千克饲料20 mg,连用3~5d。其休药期为375℃·d [3] 。盐酸强力霉素,每天每千克鱼用药20-50mg,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7d。四环素,每天每千克鱼用药75-100mg,制成药饵,连续投喂10-14d。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